【看电影 学写作】暴力VS 容忍:谁能重塑更好的世界
影片名称:【丹麦/ 瑞典】Haevnen AKA In a Better World
中文译名:更好的世界/ 爱有新世界(港)
上映时间:2010-08-26(丹麦)
导 演:苏珊娜·比尔
原 声 碟:In ABetter World
迷你影评:暴力VS人道,哪个才能重塑更好的世界?取决于你看到的人性。
设 计 思 路
本课教学中,教师借助电影片段,在有限的时间内引出微辩论、微采访、微拓展,并以这些为基础回归到生活写作。课伊始,从电影片段入课,根据剧情引发了“你是否支持安东的做法”的辩论主题。紧接着在学生激烈的辩论基础上进行现场采访,以成人的角度提升了理论高度。最后,用电影专家任为新老师的观点进行阐论,回归主题。这一系列的教学环节由扶到放,并与生活产生勾连,以“微信朋友圈写作”的时尚元素驱动微写作。
以上设计思路,可提炼为如下导图:
『课堂再现』
教学年级:六年级
教学时间:50分钟
暴力PK容忍
——《微电影与微辩论》课堂实录
板块一:
观看微电影
师:张老师看了一部电影,有一个片段,深深地触动着我。于是,我将它剪辑成微电影。现在,让我们静静观看这一部微电影,请同学关注每一个画面,留心每一句台词。
请看微电影:(视频1)
场景一:安东的儿子和修车工儿子因玩秋千而发生争执。安东介入两个孩子中,正在调解,修车工不分青红皂白地扇了安东一个巴掌。(见视频1)
场景二:孩子找到了修车工,医生安东找修车工理论,又一次遭打。(见上述三幅图)
师: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看明白,影片当中有两个爸爸。(PPT出示)这一位叫——安东,另一位是一位——修车工。谁来说说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
生:安东的孩子和修车工的孩子因为争抢秋千打架,父亲安东过来询问时,修车工也来了。修车工以为安东在欺负自己的孩子,于是打了安东一巴掌。对此事耿耿于怀的安东的两孩子找到了修车工的工作地点,于是和父亲一起到修车处。不料,修车工又扇了父亲安东巴掌。安东对孩子说:“他就那么点能耐,他输了。”
板块二:
展开微辩论
师:同学们,对于父亲安东的做法和说法,你认同还是反对?认真地思考,拿起笔,在贴贴纸上写上“认同”或“反对”。(生书写)
师:再请写下一个词语或者短句,把你认同或反对的理由写出来,可以写一条,也可以写两条。(PPT出示:你认同并理解父亲安东的做法、说法,还是坚决反对?独立思考,用关键词写出认同或反对的理由。)
师:表示反对的请举手。全班只有两个同学反对?(师巡视,还是只有两个学生表示反对)
师:同学们,假如这是一场辩论,也许大部分同学选择正方,但真理也许会在少数人手里。在场的同学有没有愿意改变立场,站出来,加入到这两位同学这一方来?(10来个学生纷纷上台,支持反对方)这么多同学马上改变立场了,这不叫背叛,这叫审时度势!(教师指导学生当场换位置,支持方坐在一起,反对方坐在一起。)
师:现场马上安静下来,抬起头,看着屏幕上呈现的概念图——
师:这幅图我会发到组长那儿。中间写观点,直接写反对或者支持。先各自把支持或反对的观点说给组内同学听,请一个同学把大家的贴贴纸粘到贴理由的地方,要发言的同学把理由相近的,可以合并贴在一起,如果有新的理由就加上去,相邻的六个同学组成一个小组。开始交流,时间4分钟。(生六人一小组:说理由,粘理由,确定一个上台发言的人,氛围热烈。)
师:微辩论现在开始。我们的辩题是——
正方:理解并认同父亲安东的做法和说法。
反方:坚决反对父亲安东的做法和说法。
我们采用自由辩论的方式,原则上台上的同学每个人只有两次发言的机会,两次发言之后,底下的同学可以补充你们的观点。双方发言交替进行。要做到:有理有据阐述观点,有礼有节反驳观点。
辩论正式开始,先请认同的一方表达你们的观点。
正方:我们认同安东的做法和说法。因为父亲安东宽容待人,使得孩子们懂得随便找人修理一顿对谁都没有好处,他宁愿自己受苦也不要给孩子造成负面影响。(板书:宽容)
反方:其实安东已经给孩子造成不良影响了,他面对强大敌人一味忍让退缩,使孩子受到了不良的教育。(板书:不良影响)
正方:没错,父亲安东的行为会影响下一代。有其父必有其子,安东在待事处人方面肯谦让,肯吃亏。在这个社会上肯吃亏,对你是有好处的。他的孩子以后也会懂得谦让。(板书:吃亏是福)
反方:我认为安东欺骗了自己的孩子,使他们和自己一起受辱,这样会纵使修车工更加猖狂,也会使孩子们长大以后会没有坚强的内心。(板书:纵容)
正方:安东被打,却没有怀恨在心,也没有还手。安东是孩子的榜样,教会了孩子不要冲动。(板书:不冲动)
反方:安东受到屈辱却一味妥协,其实他可以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如果他一味地向修车工妥协,那么他的孩子会变得更加懦弱。(板书:懦弱)
正方:我觉得安东的做法是对的,因为安东从头到尾都没有用武力去解决这件事情。他没有用武力解决事情,不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负面影响,也不会引导孩子以后用武力解决问题。
(因实录太长,以下师生对话文字略去,请看视频)
辩论继续,请看视频:(视频2)
板块三:
现场微采访
师:本次辩论会没有主席,只有大众评审团——全体听课老师。接下来,让我们采访现场的老师。怎么采访?(PPT出示)采访任务:随机采访一位现场听课的老师,了解老师们对父亲安东所作所为的看法。
师:要想让老师开口,你们有什么办法?
生:我觉得我们可以有礼貌地询问,让他们表达出自己的见解。
师:有礼貌地询问,能不能摆着面孔?(生露出七颗牙齿笑)
(PPT出示)采访提示:
1.礼貌介绍自己;
2.简洁提出问题;
3.及时记录要点;
4.记下老师名字。
师:有礼貌地介绍自己,简洁地提出问题,还可以边听边记录关键词。如果这个老师愿意,请把他的名字记录下来。千万不要拿着话筒问:你幸福吗?(笑)现场采访,开始。
师:掌声感谢老师们接受我们的采访。现在,请你再一次诚实地面对自己的心灵。听了老师的一番观点,有没有同学改变自己的立场?请从自己的位置上站出来,走到另一方。(两位改变观点的学生,从位置上站出来。)
师:你听了老师的什么观点而改变了自己的立场?
生:我听了董老师的发言,改变了自己的立场。老师的话让我明白,父亲安东的做法虽然教育了自己的孩子退一步海阔天空,但对修车工的孩子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因为这样的话,修车工的孩子会觉得自己的父亲可以帮助自己解决一切,以后他也会像父亲一样去打别人。
师:嗯,崭新的视角!所以,你改变了你的态度。张老师弱弱地问一句:假如你今后生活当中碰到了你很喜欢的一个男人,但是他像安东一样懦弱,你愿意嫁给他吗?(生哈哈大笑)请回答。
生:不愿意。
师:为什么?
生:因为跟着这样的男人生存的话,那么我在生活中总会被认瞧不起。
师:没有安全感,是不是?
生:嗯。
师:请回到位置,你呢?为什么改变观点?
生:因为老师跟我讲,他观察到了一个细节,安东自己也是非常难受的,他躺在水面上时他的心里非常烦躁。他还是带着儿子去修车工那里,这样的话他的孩子受到了心灵的伤害,所以,我认为他这样做是懦弱的。
师:好,亲爱的同学们,我们的课堂还荣幸地请到两位特别的大人,他们是三位同学的爸爸或妈妈!哈哈,这是张老师设的一个“埋伏”。全场掌声热烈一点,欢迎爸爸妈妈上台。(热烈鼓掌)现场选一位小记者来采访吧。
精彩采访,请观看:(视频3)
生:谢谢三位家长!感谢你们在百忙中来到上课现场进行交流,感谢你们精彩的发言。全班起立,向这三位家长鞠躬致谢。(掌声)
板块四:
分享微拓展
师:不同的人看同一部电影,会有不同的看法。同学们,请看大屏幕——
打人永远是错误的。因为暴力解决不了问题。别人打了你,许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要打回来,这是不对的,因为“冤冤相报何时了”,事情会闹到失控的地步。他打你错了,你打回来时,你同时也失去了道德优势。你比他好不到哪里去,你放弃了“暴力解决不了问题”的理性准则。俄罗斯谚语说“不要和傻瓜打架,打到后来别人会分不清谁是傻瓜的。”
别人打了你,你可以采用多种办法,例如告诉警察,让法律和规则去惩罚他们,而不是马上打回来。这才是强大和勇敢。
当然,也有特例。如果危及生命,或者日本鬼子打过来,那又另当别论了。
——电影爱好者 杭州师范大学 任为新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看到的微电影,选自电影《更好的世界》。如果我们把刚才看过的微电影,分享到父母的微信朋友圈,你最想在微信上写下什么?回去把今天的感受写成了一段凝练的话,借助父母的微信,把这段视频分享给更多人。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在父母的陪同下,一起看完《更好的世界》。边看边思考:让世界更加美好,我们可以做什么?
创意赏析
1.基于生活场景的真实话题
张老师利用“微电影”的形式,播放了一小段视频,内容引起学生的思考,就有了情感的共鸣和生活的基础。把“生活事件”引进教学,作文教学与生活融为一体,将教学资源的“用件”价值发挥到最大限度。学生口语交流与写作时就具备了“真实的言语人物”“真实的言语情境”“真实的言语成果”,能使学生以愉悦的心情、高涨的热情、认真负责的态度积极参与到写作中来,真正做到情动心动,乐于动笔。
2.基于实际交流的读者意识
张老师组织学生“微辩论”的交流对象十分明确,说与写的目的清晰:有理有据阐述观点,有礼有节反驳观点。更妙的是教师把教学的视角扩大到部分听课教师和家长。这样,课内课外,场上场下就融为一体,创造了现场口语交际的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交际过程中更深刻地体会到用话语、文字交流的必要性与重要性。课后作业“写微信”,让受学生有了强烈的读者意识,更有表达的欲望和动力。
3.基于多元文化的价值融合
教学中,家长的引入,听课者的介入,对于形成多元的认识也有着独特的作用。在这样多元文化的撞击下,学生思维的闸门被迅速打开,敢想、敢说,说得有理有据,十分精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为了让学生看问题更客观、更全面,教师引入家长进行采访。学生深刻的见解源于思想的深刻与思维的缜密,也得益于在课堂的现场思辨与生成。最后张老师出示了杭州大学任教授的一段话,学生的认识更趋于辩证、合理。
4.基于教学实践的“微课”因素
一节课的时间相对有限。张老师巧妙地引进了“微课”的理念,采用“微电影”“微辩论”“微采访”“微写作”“微整合”的方式,让学生观察、思考、辩论、交流,写作,巧妙地处理了教学内容多与课时少的矛盾。见微知著,学生较好地经历了一个“口语交际与创意写作课”的全过程,在思维的扩散性、深刻性上,在语言的流畅性、严密性、条理性上都得到了较为扎实的训练。
评析: 福建省特级教师
陈宝铝
拓展延伸
这个教学设计,可以移植到韩国电影《外婆的家》进行类似教学:针对电影片段中的7岁的小男孩相宇来到又穷又哑的外婆家至转变前这一部分展开微辩论。
可选择以下几个片段引入辩论主题:
为了买游戏机的电池,相宇偷走了外婆的银头簪;
2.相宇不顾一旁难以穿针缝袜子的外婆,在地板上玩起了溜冰;
3.外婆为了满足想吃炸鸡的相宇费劲了所有煮了一只鸡却被相宇推翻了饭碗……外婆,只是不停地用手势表示对不起。
由这三个场景,引出辩题:外婆和相宇,究竟谁应该说对不起?
辩论之后进行拓展延伸写作,同样也可以从孩子天性的改变来提醒人性的善。
执教:张祖庆;整理:建单、冬梅
编辑:小 北; 若需转载,联系本号。
视
听
盛
宴
关注祖庆说,在对话框中输入“电影”,即可根据提示,获得“看电影学写作”相关课件。
欢 迎 关 注
最近热帖: